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footer

什麼是服務管理?為什麼你該考慮導入專用軟體?

Jerome 20 分鐘 閱讀時間

提供讓顧客滿意的優質服務絕非偶然,而是經過精心設計與不斷優化的流程。從系統監控到流程改善,每一步都在確保服務品質達標、創造實際價值——這,正是所謂的「服務管理」。

但什麼才算是真正的服務管理?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願意投入資源?又該如何善用軟體工具,把服務流程做得更順、更快、更貼心?這篇文章將帶你從服務管理的基本概念開始,進一步解析它的應用方式與好處。同時,我們也會聊聊像 monday service 這樣的工具,如何幫助你更有效率地提供優質服務。

試用 monday service

服務管理到底在管什麼?

所謂服務管理,就是企業用來提供高品質顧客服務的一整套做法與流程。從服務的設計、執行,到後續的優化,這些流程都是有系統地規劃,目的就是確保服務真的能為顧客帶來實際價值。

所謂的「服務」,指的是什麼?

「服務」這個詞乍聽很抽象,但其實有個滿具體的定義。根據 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資訊技術基礎架構資料庫)的說法,服務是「幫助顧客達成目標、但不需要他們自己承擔成本或風險的一種方式。」

簡單來說,服務就是一種看不見但能感受到的價值。不論是由人、系統還是企業提供,目的都是為了讓對方受益。雖然服務的形式多元,不過在服務管理的脈絡中,最常出現的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IT 支援服務:讓科技問題不再卡關

這是最常見的服務類型,通常由 IT 團隊負責處理,像是幫同事解決網路問題、維修電腦、設定新設備等等。這一類的服務,就是 IT 服務管理(ITSM)在處理的範疇。

客戶服務:讓使用者體驗變得更順手

這部分則聚焦在「顧客」身上,無論他們在使用軟體時有任何疑問或遇到問題,客戶服務團隊的任務就是要第一時間給予協助、處理反饋,確保顧客使用得安心又順利。

現場服務:把專業送到你門口

「現場服務管理」(FSM)指的是企業派人到顧客實地提供的技術服務,像是設備安裝、維修保養等等。這類服務通常會指派專業技術人員到顧客的工作場所或住家現場操作。

人資服務:讓員工體驗更順心

人力資源的服務管理,重點放在提升企業內部與員工有關的服務流程。舉凡員工的請求處理、入職到離職的流程自動化、各種人事作業的優化,都是為了讓每一位員工在公司都有更流暢、更舒適的體驗。

企業級服務管理:讓每個部門都同步高效

所謂「企業服務管理」(ESM),就是把原本只用在 IT 部門的 ITSM 方法,擴展到整間公司,不論是財務部、法務部、行銷部,通通納入一套標準化的流程,幫助每個部門的服務品質都能升級。

服務台管理:打造更順的問題處理流程

服務台管理是服務管理中最具代表性的做法之一。無論是員工還是顧客,都能透過這個「一站式窗口」回報問題、尋求協助並獲得解答。把這個窗口經營好,不只是效率提升,更能讓整體服務體驗變得一致又有溫度。

好的服務管理系統不只適用於 IT,像法務、人資、採購等部門都能受益。monday service 就是一個能協助所有服務團隊快速交付高品質服務的好幫手。

試用 monday service

為什麼要做服務管理?有差那麼多嗎?

答案是:真的有差!一套好的服務管理制度,不只讓顧客開心,員工工作更順,連整間公司都能運作得更有效率。當你把這套思維導入各個部門,會有這三大明顯好處:

讓顧客真正感受到「被照顧」

服務管理的本質就是:讓服務變好,流程更順,顧客問題能快、準、穩地解決。當顧客知道,只要開口就能獲得幫助、系統又清楚不會亂,他們的信任感和滿意度自然就會提高。而且服務管理也很重視「回饋」,會不斷根據顧客意見來調整產品和服務,這就像是讓顧客參與設計過程一樣,更容易對味。

內部流程更順、執行更快

有了服務管理系統,大家工作起來會更有章法。誰負責什麼、該做哪些事、什麼時間該完成,都可以標準化,不用每次都從零開始討論。這樣一來,不只是做事速度快,還能確保不同員工提供的服務水準一致,整體體驗更穩定。

想放大團隊?完全沒問題

當服務流程已經規劃清楚、管理機制也就定位,未來只要加入新成員或擴大團隊,就能很自然地接軌既有系統,不需要重頭來過。這樣的架構讓公司更容易成長、也更能確保服務品質不因人而異,做到真正「規模化也有溫度」。

一套優質的服務管理,該具備哪些關鍵特質?

要做好服務管理,絕對不能憑感覺亂來。背後其實有一套明確的價值觀與系統在支撐,能幫助服務穩穩地送到顧客手上,而且是高品質的那種。以下這幾個特質,是判斷服務管理做得好不好的關鍵:

顧客永遠是主角

不論是哪一種服務管理,它的核心都是為了讓顧客開心。這不只是提供客服而已,而是從頭到尾都要設身處地去思考顧客的需求——像是了解顧客會經歷哪些接觸點(也就是所謂的「顧客旅程」)、研究他們真正需要什麼,然後設計出對他們有用、有價值的服務。顧客感受得到,自然就會回來找你。

持續優化,永遠不怕改

服務管理不是一套做好就擺著不動的東西。它需要持續觀察、不斷調整,還要把顧客回饋納進來,讓整個服務跟著公司一起進化。不怕修、不怕改,才有可能越來越好。

尊重流程,照著節奏走

大多數的服務管理框架都有一個核心概念,就是「服務生命週期」。簡單來說,就是每一項服務都有它該走的流程階段,從規劃、推出、管理到更新。照著這個節奏走,不但可以穩穩提供價值,也能讓整個團隊步調一致,不手忙腳亂。

一次看懂 YaSM 的五大服務流程階段

📌 圖片來源:yasm.com

YaSM 模型把整體服務的設計與管理,拆解成五個階段,幫助企業一步步把服務做得更好、更穩定。以下是每個階段的簡單說明:

第一階段:想清楚(服務策略

這階段就像打地基,先搞懂顧客到底需要什麼、公司想達成什麼目標,然後設定好清楚的方向與服務計畫。

第二階段:設計流程(服務設計)

接下來就是把目標變成實際操作的流程與步驟,像是要怎麼提供服務、誰該做什麼、流程要怎麼跑,通通設計出來。

第三階段:上線測試(服務轉換)

這一步就是實際把設計好的流程跑一次,確認一切運作順暢,該補強的就趕快補強,避免未來正式上線出狀況。

第四階段:穩定營運(服務營運)

進入日常運作模式啦!這階段的重點是讓服務穩定地交付給使用者,並達到他們的期待。這裡也涵蓋了幾個重要的管理面向:

  • 事件處理(像系統出錯時要怎麼快速應對)
  • 處理使用者需求(像是帳號問題、功能申請)
  • 問題根源追蹤(避免同樣的問題一直重複)
  • 確保服務不中斷(就算遇到災難也能撐住)

第五階段:持續進化(服務改進)

服務不能一成不變,要透過數據、工具和用戶回饋去追蹤成效,找出可以再提升的地方,讓服務隨著時間越做越好。

為什麼你一定要用服務管理軟體?這三點說服你!

真正懂服務的團隊,幾乎都靠軟體來搞定服務流程。不論你是要提升顧客體驗、加快問題處理,還是想讓團隊溝通不卡關,服務管理軟體就是你的好幫手。如果你真的想把服務做好,那這類工具真的不能少。

以下是它帶來的三大好處:

1. 所有資訊通通集中,不再亂成一團

服務請求、處理進度、指派任務、回覆紀錄……通通收在一個地方,不用翻 email、找紙條、問主管。每個人都知道現在進度到哪裡、下一步該做什麼,大幅減少遺漏或資訊不對等的情況。

2. 數據幫你說話,流程怎麼改都有根據

這些軟體會自動幫你記錄所有操作歷程,累積出一套服務的 KPI、趨勢報表、瓶頸分析……你可以用這些數據來決定要怎麼調整流程,才能越做越順、越做越好。

3. 跨部門合作變簡單,每個人都跟得上節奏

不同部門的人都可以即時看到目前的服務狀況,有人提問、有人更新、有人處理,一切都在同一個平台進行,不再各做各的、資訊不同步。而像 monday service 這種進階工具,還能提供圖表儀表板,讓不懂技術的人也能一眼看懂服務的進度與狀況。

試用 monday service

4. 自動幫你跑流程,效率整個升級!

說真的,用服務管理軟體最爽的地方之一,就是它能幫員工「省下超多時間」。像是處理客服單這件事,不需要再人工分配、提醒、回報,每一個步驟都能自動搞定。系統會自動分配誰負責、發通知給相關人員、同步更新處理狀態——不只流程變快,更重要的是,大家可以把時間用在真正有價值的事上,而不是一堆機械式、重複性的工作。

試用 monday service

monday service:一款人人都能上手的服務管理神器

monday service 是建立在功能強大的 monday Work OS 上,設計目標就是:讓任何服務團隊都能更強、更快、更好。它把 AI、自動化、彈性化工作流程、跨部門協作這些功能通通結合起來,而且介面超直覺,就算不是技術人也能輕鬆操作,真的會讓你重新認識什麼叫「好用的服務管理工具」。

試用 monday service

monday service 的神級功能,難怪各部門都愛用!

無論你是 IT 團隊、HR 團隊,還是法務、採購部門,monday service 都能派上用場。它之所以這麼受歡迎,就是因為有以下這些實用又強大的功能👇

儀表板自動幫你整理數據,一看就懂!

別再煩惱怎麼做報表了,monday service 幫你都先準備好了。它內建的儀表板可以直接把服務數據視覺化,像是客服表現、處理速度、回覆時間通通一目瞭然。不只讓你做決策更有底氣,還能提早看出潛在問題、預測趨勢,甚至馬上找出還可以加強的地方,效率整個升級!

用 AI 幫你搞定工單分類跟分派,效率飆升!

想讓客服處理更快更準?靠 AI 就對了!monday service 的 AI 功能會在客服單一進來的時候,自動判斷它的緊急程度、是哪一類問題、甚至用戶語氣好不好,通通自動標記起來,幫你整理得清清楚楚。

更厲害的是,它還能「聰明分派」,自動把每張客服單送到最適合的處理人員手上,完全不用手動分工,讓整個流程超順、回應超快、同事也更輕鬆!

溝通不再卡關,各部門都能無縫接軌

還在為部門之間溝通不良、客戶回覆跟不上而煩惱嗎?monday service 幫你一次搞定!

它可以自動幫你發送通知、回覆訊息,讓客服人員、顧客、不同部門,甚至主管們全都跟上最新進度。不用來回確認誰該處理、誰還沒看到。

而且團隊成員還能直接在客服單或任務上留言、交換意見,完全不用跳來跳去。想更快回覆?用內建的溝通範本就搞定,省時又省力,溝通效率直接升級!

有 AI 幫忙撈資料,回覆更快、也更準!

遇到棘手問題不知道怎麼回?沒關係,AI 來幫你!

monday service 的智慧知識庫會自動把相關的解法、參考資料都整理好,放在一個好查又好懂的地方。你不用再開一堆分頁找資料,只要一點,就能立刻看到最適合的答案。

這不只讓每位客服回覆起來更快,也確保每個人講的都一致,不會一個說東、一個說西,讓顧客更有信任感!

自助解決超簡單,客服也能更專注!

你有沒有遇過只是忘了密碼或找不到功能,還得排隊等客服?現在不用啦!

monday service 的自動化功能會主動幫顧客回覆常見問題,甚至一步步帶你完成解決流程,根本不用等人回、自己就能搞定。

這樣一來,客服人員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真的需要判斷、溝通或技術處理的難題上,雙方效率都更高,體驗也更順!

想把服務變成企業戰略核心?從 monday service 開始就對了!

讓顧客服務不再只是客服部的事,而是整家公司策略的一環。用 monday service,你可以把整個顧客旅程集中在一個平台上管理——不管是 CRM、員工通訊錄、資產系統還是其他資源,全都能無縫整合起來。

你只需要打開平台,所有重要資訊都在眼前,不用東找西翻,從第一個接觸點到最後的跟進回饋,都能做到一致、高水準的服務體驗。

而且!這套系統不需要寫程式,也不用 IT 團隊來大工程導入。monday service 的介面簡單直覺,加上 AI 加持跟高度可自訂的設定,無論你的團隊怎麼變、需求怎麼改,都能跟得上、靈活調整。現在就來試用看看,讓你的服務流程從「問題來了才處理」,變成「問題還沒發生就搞定」!

試用 monday service

常見問題

其實不是!服務管理框架就是企業用來提供高品質服務的一套方法或參考準則,幫你把事情做對、流程跑順。常見的有:
● ITIL:專門針對 IT 團隊設計的服務管理工具書
● COBIT:幫助 IT 跟企業目標對齊,確保方向一致
● ISO/IEC 20000:國際標準規範,很多大型企業都會導入
● DevOps:讓開發與營運部門更懂合作,不再各做各的
● Lean Six Sigma:超適合用來找出浪費與效率低落的流程,幫你優化再優化

簡單講,ITIL 就是 IT 團隊的服務管理指南,它會教你怎麼把公司的營運目標跟 IT 系統結合起來,變成一套完整的服務流程。像處理客服單、系統出包、內部變更、設定調整,這些在 ITIL 裡面都有完整流程可以參考。

SLM(Service Level Management)中文叫做「服務層級管理」,它的重點就是:確保你承諾給客戶的服務水準真的有做到。裡面會用到 SLA(服務層級協議)這份文件,把服務速度、回應時間、解決效率等都寫得清清楚楚,大家有依據也有保障。

這問題超常被問!
● ITSM:重點在「IT 團隊」怎麼處理服務,比如幫忙解 bug、裝軟體、回覆 IT 問題。
● ESM:是把這一套服務管理概念,推廣到公司其他部門去用,像人資、財務、採購、客服也都能用同一套工具和流程,提升整間公司的效率。

Jerome 是一位以結果為導向的 SaaS 銷售專業人士,擁有超過 10 年的科技產業經驗。熱衷於在亞太地區打造高效能團隊,並透過以數據為基礎、以顧客為中心的策略推動業績成長。
開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