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在一間公司的旅程,其實就是一段完整的故事——這個故事在他們踏入公司大門前就已經展開,甚至會延續到離開後仍有影響。從剛加入新團隊的雀躍、參加百慕達員工旅遊的美好回憶,到被錯過升遷時的失落感,每一個片刻都會影響他們對公司的感受。
這些時刻並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員工旅程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好好規劃,就會讓人覺得混亂又疏離;但若能用心設計,就能帶來支持與歸屬感。這也就是「員工生命週期管理」的核心,它是一套有架構的方法,幫助企業在不同階段都能用心對待員工,營造出被重視的職場環境。
在這份指南中,我們會逐步拆解員工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並帶你看看 monday service 這類專業的管理工具,如何協助企業把人事流程做得更細緻、更有效率。
什麼是員工生命週期管理?
所謂的「員工生命週期管理」,就是把員工在公司裡的整段旅程規劃好、做優化。這不只是從他們入職的第一天開始,而是從第一次接觸到你的雇主品牌時就已經展開,甚至包含離職後的互動與關係維護。
雖然不是每家公司都會重視這件事,但如果能做好員工生命週期管理,就代表你不只是把員工當成「勞動力」,而是願意支持他們、幫助他們的職涯成長,並且有一套有效率的流程來管理全程。這樣的做法,不僅能讓員工覺得被重視,還能讓公司在績效和生產力上都大大加分。
人資必懂:員工生命週期的 7 個管理階段
想要帶給員工真正好的體驗,就要在每一個生命週期的階段都下點功夫。
1. 打造品牌吸引力
第一步,就是讓還沒加入的潛在候選人,先被你的公司「圈粉」。在這個階段,你要讓人一眼就看到在你公司工作的美好畫面。像是透過社群貼文展現活力文化,或者在徵才頁面上清楚告訴大家,你能提供怎樣的工作環境和機會。
舉個例子,monday.com 的「Careers」頁面不只標明我們是 Great Place to Work 的獲獎企業,還放了滿滿員工心得,直接用真實的聲音傳達「這裡很值得加入」。

想像一個應徵者在進入公司前,能一眼看到你的「雇主價值主張」:公司強調的核心價值(責任感、透明、影響力、數據導向),還有公開的「平等就業聲明」,清楚展現你對 DEIB(多元、平等、包容與歸屬感) 的重視。這些細節就是吸引人才的關鍵。
2. 招募
實際上,找到合適的全職員工真的不容易。SHRM 的調查顯示,高達四分之三的企業在招人時卡關,主要難題包括:投遞履歷的人數太少、競爭對手太多,以及越來越多候選人面試後直接「消失」。
要解決這些問題,企業就得把候選人的體驗放在心上。這代表你要給他們清楚的薪資資訊、在面試後提供實用的回饋,還有別再逼人跑超過十場面試才決定是否錄取。流程越人性化,越能提升錄取接受率。
3. 入職培訓
入職是員工旅程的第一步,也是能不能留下來的關鍵時刻。你知道嗎?有將近三成的新進員工會在前三個月就辭職。所以,一個設計良好的 Onboarding,不只是「交代工作」,更是讓新員工從第一天起就感受到支持與歸屬感。
正如 Christine Al Chadaideh 說的:從第一天到試用期結束,若能提供清楚的目標、持續的回饋,並幫助他們融入文化,就能培養長期的投入感和忠誠度。
這時候,好的入職培訓軟體就能發揮作用。它能幫助新進員工快速找到需要的資源、了解公司文化,並在最短時間內上手,減少迷惘與適應期的不安。
4. 專業發展
員工不只想工作,他們更期待公司能支持他們的職涯成長。根據 LinkedIn 的研究,九成的企業認為「員工發展機會」是提升留任率的最佳辦法。
要做到這點,企業可以提供導師制度、培訓課程、定期與主管的對話、績效回饋、同儕交流學習,甚至舉辦 networking 活動。到底要怎麼搭配,則取決於每位員工的角色與需求。
5. 留任
今年,只有 24% 的員工完全沒想過換工作。換句話說,大多數人其實都在觀望市場。企業要降低離職率,就必須積極投資在「留任策略」上,像是進行留任訪談、設立員工表揚制度、營造團隊凝聚力、提供彈性工作模式,以及給予有競爭力的薪資。
6. 離職管理
不管是因為退休、搬家,還是職涯轉換,每個員工總有一天會選擇離開。但離職並不一定是壞事,反而是個好機會:讓彼此好聚好散,甚至保持良好的關係。
像是「離職面談」就是很好的工具,能幫你收集即將離開員工的真實回饋,找到可能讓他們萌生去意的問題。透過這些洞察,企業就能改善流程,並在未來提高留任率。
7. 倡導
當員工離開後,他們對公司的看法已經成型,這會受到整段職涯體驗的影響。有些人可能待不久,很快就走完這段旅程(通常不是好訊號);但也有人會在「發展」和「留任」的階段待上許多年。
不論是好是壞,這些前員工依然會影響你的雇主品牌。他們會跟潛在候選人聊,或是在社群媒體公開分享自己的經歷。如果他們對公司印象好,可能還會選擇「回鍋」再次加入;但若體驗不好,他們也可能會直接勸退別人。
員工生命週期管理軟體怎麼運作?
所謂的「員工生命週期管理軟體」,就是一個把所有和員工相關的資料、流程與人員都整合在一起的數位工作空間。它能把原本分散在人資不同系統裡的東西,全都集中到一個平台上,讓流程更一致,也能大幅提升效率。
集中化的資料管理
人資系統的第一件事,就是幫你把員工的各種資料統一收集起來,並安全存放在同一個地方。像是:
- 履歷
- 職缺描述
- 招募廣告
- 績效考核紀錄
- 培訓與學習紀錄
- 職涯發展計畫
- 員工意見或回饋
- 員工調查資料(例如離職面談問卷)
把資料整理好,不僅能確保安全性,也方便協作。這樣人資、招募人員、部門主管,甚至高階領導,都能隨時找到需要的資訊,不會手忙腳亂。
流程設計與自動化
在員工整個生命週期裡,每個階段都需要清楚的流程設計,從招募、入職,一直到離職。透過自動化,這些流程就能流暢進行,不但節省時間,還能讓員工體驗更順暢。
舉例來說,你可以設定 Onboarding 系統自動跑流程:新人報到時,系統會自動寄出歡迎信、安排培訓課程,甚至直接幫忙訂好迎新說明會。
整合其他人資系統
如果你的生命週期管理軟體能和其他 HR 工具連接,效益會更大。像是與徵才系統、薪資發放平台、績效管理工具串聯起來,所有資料就能互通。
這樣一來,你不用再重複輸入資料,也大幅降低了人為出錯的風險,整個流程會更簡單、更有效率。
任務提醒
這類軟體還能當「貼心小助手」,確保任務在正確的時間交到正確的人手上。舉例來說,你可以設定提醒,當快到績效考核、公司政策更新或是合約到期時,系統會自動發通知給員工、主管或 HR,讓大家不會漏掉重要工作。
5 大好處:為什麼要用員工生命週期管理軟體?
說到軟體,不管是付費還是免費版本,其實都需要一點「投資」。就算是免費的,也要花時間和人力去設定,才能符合你公司內部的流程。不過,只要選對了員工生命週期管理軟體,你得到的回報絕對超值!以下 5 個關鍵好處,就是它能帶來的價值:
1. 流程更順暢
所有資料、流程都集中在同一個平台上,HR 不用再瘋狂切 Excel、翻 Email,或是人工追蹤員工進度。所有事情都能一目了然、準時完成,出錯或混亂的機會大幅降低。
2. 提升員工體驗
當公司流程像鐘錶一樣精準,員工的滿意度自然也跟著提升。他們會在該收到訊息的時候收到通知,比如新電腦什麼時候能領、下一次績效考核的日期等等。不用再乾等或猜測,一切透明又到位。
3. 降低離職率
員工開心又被照顧到,自然不會老是想跳槽。當然,每個人遲早都會有新的規劃,但如果你把生命週期流程做到位,很多人會選擇在公司內部轉換跑道,而不是直接離開。
4. 幫助決策更精準
軟體還能讓 HR 看到流程中的「痛點」。舉例來說,如果發現很多人都是在年度考核後提出離職,那就代表你的績效管理流程需要加強。這種數據洞察,能讓你更快做出正確調整。
5. 節省成本
把所有環節整合在同一套系統裡,不僅能省下買多套工具的錢,也能少掉和多家廠商溝通的麻煩。只要一個供應商、一個客服窗口、一個培訓流程,就能搞定全部。省時、省力,又省錢。
怎麼挑一套最適合你的員工生命週期管理軟體?
老實說,每間公司的人才旅程都長得不一樣。你的公司大小、產業特性、企業文化,甚至你怎麼看待員工的職涯發展,都會影響整個流程。也就是說,不是每一套員工生命週期管理系統都能「完全對味」,你得找到能貼合自己需求的。
在挑選平台前,可以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 能不能跟著公司一起成長?(需要加人減人,操作會不會很麻煩?)
- 能不能整合現有系統?(像 ATS、薪資或學習平台,有沒有辦法無縫串接?)
- 好不好上手?(介面是不是簡單到大家一看就會?用戶評價怎麼說?)
- 能不能客製化?(流程跟功能能不能改到符合你的實際需求?)
- 客服給不給力?(有沒有 24/7 客服?導入有沒有培訓?要不要額外收錢?)
- 價格划不划算?(是算人頭收費、模組收費,還是有固定方案?)
👉 想要更清楚?直接開個 monday service 免費試用,親自體驗會更有感。
介紹 monday service:一站式員工生命週期管理好幫手
monday service 是建立在 monday.com Work OS 上的企業級平台,靠著聰明的自動化流程和 AI 技術,讓公司內部的人資與服務作業,不再只是被動處理,而是能主動規劃、主動出擊。
有了 monday service,團隊可以透過現成的人資解決方案,輕鬆搞定員工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從入職到離職都能一條龍管理。這樣 HR 就能把心力放在招募和培養人才上,而不是陷在一堆軟體操作或重複的行政雜事裡。
- 自助式員工體驗
AI 幫員工(甚至是候選人)快速解答問題。舉例來說,新同事想知道怎麼報帳,不需要一直問 HR,只要透過 monday service 的知識庫,就能立刻看到逐步說明,馬上就能自己完成。

- 跨部門溝通零斷層:別再讓 HR、財務、IT、招募各自為政了!有了 monday service,所有和人員相關的團隊都能同步進度,不再資訊不對稱。系統還會自動追蹤、回覆訊息,大幅縮短溝通時間,讓大家把心力放在創造更好的員工體驗上,而不是被 email 或訊息往返拖住。

- 人力流程跟著企業一起升級:隨著公司規模擴張、員工人數增加,你不用擔心系統跟不上。monday service 的無程式碼平台,讓你不用找工程師動手,就能自己調整流程,快速對應不同的員工週期需求。不論是招募新血、培訓發展,還是員工離職,都能隨時升級流程,彈性又好用。

- 快速上線不用等:HR 團隊每天都很忙,根本沒空學一堆複雜的系統,更不是每個人都是 IT 達人。monday service 用超直覺的介面設計,讓你一上手就能用,不用花大把時間摸索,就能立刻看到成效,無論是 HR 還是員工都能快速受惠。

- 一鍵搞定整合:monday service 可以輕鬆連動你常用的通訊工具,把 HR 和 IT 支援全都串在一起。員工只要送出一個需求,不用再東跑西找,系統就會自動幫你送到對的團隊,省時又省力。

3 個追蹤員工生命週期的實用技巧
想要讓員工在公司有更好的體驗?先打好基礎很重要。像 monday service 這樣的平台,就是一個穩固的工具,能幫你更有效掌握員工的整段旅程。以下三個小撇步,能讓你把軟體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1. 善用即時數據
回顧數據可以幫助檢討過去,但要立即改善,還是得靠即時數據。舉例來說,如果你發現新進員工在滿 90 天後,滿意度突然下滑,有了即時數據,你就能立刻警覺、馬上行動,把問題在擴大前解決掉。
2. 定期關心員工
再聰明的系統,也比不上真實的人際互動。想真正了解員工感受,就要在不同階段主動和他們聊聊,像是應徵過程、績效評估,甚至是離職流程。你可以用軟體來收集和分析這些回饋,然後據此做出調整,讓員工感覺更被重視。
3. 每個階段都要有清楚的衡量指標
不要只憑直覺判斷,最好是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數據,這樣才能知道你的員工經營策略有沒有奏效。舉例來說:離職率、招募速度、員工滿意度、內部晉升比例、參與培訓的人數,甚至是性別、族群比例等多元性指標,都能幫助你更全面掌握團隊狀況。
用 monday service 全面管理員工旅程
員工的一生旅程,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都是影響 HR 策略成功與否的關鍵。善用 monday service,不僅能幫你把繁瑣的流程自動化,還能提升員工的幸福感,讓團隊更有歸屬感,打造一個更有凝聚力、充滿正能量的工作環境。
一個完整的員工旅程,通常會經過七個重要階段:吸引 → 招募 → 入職 → 專業發展 → 留任 → 離職 → 倡導。 其實每個階段都很關鍵,但要說最影響深遠的,前面的 吸引、招募和入職 是塑造新人第一印象的關鍵時刻。如果公司沒在職涯發展和留任上下功夫,人才就會加速流失,甚至還會因為不滿在外留下負評。 所謂生命週期模型,就是把員工在公司裡的各個歷程用一個框架整理起來。HR 團隊就能依照這個模型去規劃不同階段的策略,讓員工在公司內的體驗更順暢、更有價值。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要在不同階段給員工發展的機會。像是設定清楚的目標、定期的績效檢討,還要給足資源和引導,幫助他們實現職涯目標。這樣員工才會覺得公司真的在投資他們的未來。常見問題
員工生命週期的 7 個階段有哪些?
哪些階段最關鍵?
什麼是 HR 生命週期模型?
員工生命週期的職涯管理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