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footer

專案風險管理攻略,5大步驟+4策略,第一次風險控制就上手!

Jerome 7 分鐘 閱讀時間

無論是企業營運還是專案執行,都免不了會有些許風險,像是預算超支、進度延誤或突發危機等,此時就要透過提前做好風險管理來防患於未然。但專案風險管理具體來說該怎麼做?下面就讓本文為你說明5個風險管理步驟與4個必備策略,教你如何做到風險控制,讓企業運行、專案執行皆可穩穩進行。

什麼是風險控制管理?為何企業與專案都不能忽視?

企業風險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簡稱ERM)是識別、評估並應對潛在問題的重要過程,用於避免、降低專案或企業因不確定因素導致的損失。簡單來說,就像為專案或企業買一份「保險」,預先找出可能出錯的環節,並準備好應對方案。而做好風險控制,對企業來說可帶來多項好處:

✔ 降低因各種因素造成的財務損失,確保預算不超支

✔ 提升專案成功率,讓進度順利推進,甚至提升客戶滿意度

✔ 強化企業競爭力,讓決策更穩健,面對市場變化更從容

風險從哪裡來?一次搞懂企業常見風險類型

然而,企業營運上會有哪些風險?無論是內部運作的流程疏失,還是市場突如其來的變化等,都是企業可能需承擔的風險來源之一,下面以表格簡單整理出企業常見的風險類型,助你更快了解需控制的風險有哪些面向。

風險類型常見風險說明
內部風險
(Internal risks)
流程疏失作業流程設計不良,導致效率低下或出錯
員工不當行為員工疏忽、詐欺或違規,影響企業運作
設備故障系統或硬體損壞,造成生產或服務中斷
外部風險
(External risks)
自然災害地震、颱風等天災,影響供應鏈或營運
政策、法規變化政府政策或法規調整,增加合規成本
市場波動經濟衰退或競爭加劇,影響收益
新興風險
(Emerging risks)
科技、技術進步新科技取代舊有流程,企業需快速適應
產業變動新商業模式或競爭者改變市場格局

了解5個常見專案風險,為專案做好準備

除了企業整體的風險外,專案執行時若沒有做好詳細規劃,也不免會面臨風險與困難,常見的有下列5種:

1. 專案範疇模糊

當目標不清、需求反覆變更時,團隊容易迷失方向,導致資源浪費或成果不如預期。為避免此風險,專案啟動前即應明確定義目標、範圍與可交付成果,並與客戶達成共識。此外,藉由使用清晰、操作簡易的專案管理系統,也可有效降低範疇模糊的風險,確保團隊聚焦正確方向。

延伸閱讀:什麼是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5大流程輕鬆學會掌管專案

2. 進度慢效率低

進度延誤是專案的大敵,而其常見原因包括:任務分配不清、團隊協作不佳或技術瓶頸等,如:開發階段可能因程式錯誤而拖延,影響後續進度。而進行效率低則可能來自過多的會議或溝通不暢,此時即需透過專案經理即時協調,並搭配合適工具,如:甘特圖以追蹤進度,進而提升團隊溝通效率,加速專案進展。

3. 超出原訂成本

超出預算成本可能因初期估算不準、突發費用或專案範疇擴大而導致,如:採購成本上升或額外人力需求等。若要避免超支,專案啟動時就需進行詳細的成本分析,並預留緩衝預算,且持續監控支出。可藉由使用專案管理工具,追蹤財務狀況、即時調整資源分配,以確保專案在預算內順利完成。

4. 時間資源不足

當人力、設備或時間分配不足時,專案進度與品質都可能受影響,而要應對此狀況,就需要專案經理在規劃階段即合理評估資源需求,確保人力與設備充足。此外,靈活運用外包或臨時資源,並優先安排關鍵任務,也有助於緩解資源壓力,讓專案穩定推進。

5. 公司營運變動

公司內部變動也可能打亂專案節奏,如:高層決策改變、部門重組或預算縮減,都可能影響專案執行,導致資源需重新分配或目標調整,使團隊措手不及。故為降低影響,專案經理應保持與高層的密切溝通,即時了解政策變化,並準備應變計劃。

如何進行風險控制?風險管理5大流程步驟

實際上風險管理該怎麼做?有效的風險管理必須有系統、有步驟,才能讓你在危機來襲時化險為夷。而下面5大流程步驟,即可幫你一步步分析如何控管與應對風險。

STEP 1:確認風險來源

確認風險來源需全面檢視專案內外部因素,如:人力是否足夠、技術有無限制,或市場變化等,列出所有可能影響專案的風險,並與團隊充分討論,才能為後續的執行方向奠定基礎。

STEP 2:評估影響範圍

確認風險來源後,則需評估其影響範圍,分析每個風險對專案目標、成本、進度或品質的潛在衝擊,如:設備故障可能延誤進度;而法規變動可能增加合規成本等。

STEP 3:風險計算評級

了解影響範圍可能有哪些後,還需進一步評估其嚴重程度。可透過質化分析(描述影響程度)或量化分析(估算損失金額)來判斷嚴重性,並將風險分為高、中、低3等級,以協助判斷優先處理順序,幫助團隊聚焦關鍵問題,避免資源浪費在低風險事件上,提升管理效率。

STEP 4:制定應對策略

有了風險清單與評級,即可制定相對的解決策略。如:若供應鏈斷裂風險高,可尋找備用的供應商等,策略需具體、可執行,並分配負責人與時程。

STEP 5:持續觀察優化

專案過程中隨時都可能遇到突發狀況與變化,故需定期監控風險狀態,檢查應對策略是否有效。可透過專案管理工具追蹤風險變化,並更新風險清單,若發現可能的新風險,需立即納入管理流程。持續觀察與調整,才能確保專案在動態環境中保持穩定,順利達成目標。

企業與專案必備的風險應對4個策略

風險管理不只是找出問題,更要用對的策略來化解危機,故以下介紹4個風險應對策略,幫助你和團隊在風浪中穩住陣腳,進而順利達成目標。

✔ 提前規避或降低風險

若已知可能會面臨哪些風險,即可提前調整計劃,以避開問題,如:事先優化流程,以避免遇到技術瓶頸;或與供應商簽訂長期合約,以穩定供貨。若無法完全規避,可採取降低風險的措施,如:增加測試階段,以減少產品缺陷。透過詳細的風險分析與計劃調整,確保潛在問題在萌芽時即可快速被控制,才能大幅減少後續損失,讓專案更穩健。

✔ 分擔、轉移風險

在特定狀況下,風險也可以「外包」,意即將風險影響轉移給第三方,如:購買保險來應對自然災害損失;或將非核心任務外包給專業廠商,降低內部資源壓力,透過合約設計或合作模式,幫助企業分散風險責任,同時確保專案穩定進行,降低財務與營運壓力。

✔ 接受並準備對策

對於低機率或低影響的風險,坦然接受並準備應對策略也是一種務實的選擇。如:接受小型進度延誤的可能性,但準備備用資源以快速應對。此種策略不僅是建立應急計劃,也需確保在風險發生時能迅速反應,才能減少損失。

✔ 做好專案管理

透過明確的目標設定、進度追蹤與團隊溝通,即可有效降低風險發生的機會,故妥善做好專案管理也是重要的風險應對策略之一。如:使用專案管理工具(如:monday.com)來監控進度與分配資源,並定期檢視風險報告,幫助團隊保持警覺、快速應對變化。

利用Monday.com工作平台,聰明管理專案風險

想要做好風險管理,就必須從良好的專案管理開始做起,而monday work management即可滿足你的多項需求!

  • 專案風險登記功能

monday work management提供多種自訂項目、圖表製成功能,還可客製化製作專案風險登記冊,可針對不同風險進行等級區分,讓專案成員皆可一眼識別,且了解各自的分工與狀態,以利於專案討論與推進。且若不知道該如何分類或呈現,monday.com也提供多種專案風險登記模板以供參考使用!

  • AI自動化監控分析

內建AI自動化功能,不僅可大幅減少多項手動工作、提升效率,還可即時偵測問題,並標記風險等級,以利專案成員快速辨別處理的優先順序,甚至可快速通知相關負責人員,以利即時處理問題。此外,還可協助產出每日報告,讓領導者隨時了解專案現況,並做出合適決策。

想快速掌握風險管理技巧?讓monday work management協助你!

準備好讓你的專案風險管理能力更上一層樓了嗎?那就從做好專案管理、選擇合適工具開始做起!monday work management提供多種可自訂的專案管理功能細項,讓你可輕鬆追蹤進度、分配資源、生成圖表與報表之外,還有專案風險登記模板可供使用,搭配上AI自動化功能,幫助你即時監控專案狀態與風險,讓團隊可更快速應對問題,盡可能降低損失,確保專案進行順利、穩穩邁向目標!

Jerome 是一位以結果為導向的 SaaS 銷售專業人士,擁有超過 10 年的科技產業經驗。熱衷於在亞太地區打造高效能團隊,並透過以數據為基礎、以顧客為中心的策略推動業績成長。
開始使用